<button id="hyns4"><object id="hyns4"></object></button>

<rp id="hyns4"></rp>

  • <strike id="hyns4"><track id="hyns4"></track></strike>

  • <dd id="hyns4"></dd>
    <dd id="hyns4"></dd>
    <dd id="hyns4"></dd><span id="hyns4"><pre id="hyns4"></pre></span>

    碳移除與碳中和主題沙龍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3-10-13

      9月28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美國環保協會(EDF)支持的“碳移除與碳中和”主題沙龍在線上舉辦。來自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霖和氣候、香港科技大學、中油氣候創投和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等機構和企業的近40位專家和企業管理者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沙龍由美國環保協會(EDF)北京代表處技術創新主任冉澤主持。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社會處姚悅博士在“碳管理與氣候變化”的主題發言中談到,在全球2℃和1.5℃溫控目標逐漸逼近,碳排放的增量和存量雙減逐步成為趨勢的背景下,碳管理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性越加顯著。碳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管理現有工業設施,例如發電廠的排放,可以平衡具有挑戰性的脫碳部門的碳排放和消除大氣中遺留的碳排放。姚悅博士分享了碳管理的技術定位與認識:一是碳管理與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碳中和技術并駕齊驅,平行并列;二是碳管理可重塑人類碳循環模式;三是碳管理可重構能源與碳之間的關系。姚悅認為,碳管理技術的戰略協同非常重要。在未來,“能”“碳”“儲”三大要素需要不斷融合協同發力,才能有效推動碳管理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最終達到碳中和目標。
      霖和氣候創始人陳曦分享了分布式碳中和技術的產業化。陳曦從技術層面分析了傳統CCUS面臨的困境,介紹了國際領先技術,并以霖和的實際項目為例,展示了CCUS分布式、模塊化的核心理念。陳曦認為,在未來,產業園的循環經濟是立體化的,高空可以做應對氣候變化的氣體捕集,低空可應用新能源。
      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李佳教授介紹了國內外碳移除技術的整體形勢和潛力,她分享了自己團隊關于中國生物質BECCS應用潛力估算的案例,認為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的整體減排量是非??捎^的。 
      瀜礦科技創始人周小舟先生分享了基于工業固廢的二氧化碳礦化和利用技術,希望通過傳統的濕法冶金或礦石科技實現二氧化碳的利用以及各種資源綠色化的可持續利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實現。
      在沙龍活動交流環節,來自中油氣候、元禾原點投資、Alpha Trio資本、金融支持綠色科技平臺和碳信托中國區等企業管理者和技術專家,結合各自的實踐工作,圍繞碳移除與碳中和的金融投資政策和技術等問題,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本期沙龍是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2023年“能源氣候環境企業家沙龍”系列活動之一?!澳茉礆夂颦h境企業家沙龍” 是宣教中心和社會各界合作,為企業管理者、專家學者、環境政策制定者搭建的能源、氣候和環境政策、技術、可持續發展以及低碳創新案例的互動交流平臺。